关注青少年体质健康系列报道之四
不久前,在某重点中学,记者见到这样的一幕:上午第二节课后,随着下课铃声响起,学生们很有秩序地跑步到室外集合。学生太多,操场根本容纳不下,所以教学楼外的所有步道都成了学生们的活动空间。由于场地小没法统一做课间操,学校就想到利用每天的课间长跑来达到强身健体目的。记者看到,随着广播的一声令下,校园内响起了整齐的脚步声和嘹亮的喊号声,数千学生按班组成一个个方阵,围绕划定的循环路线开始了3000米长跑……
场地不达标制约学校体育
其实,全国不少地方的中小学校都存在上述情况:学生密度过大,教室、操场等严重超员。就算普通的学校,也同样有场地不足的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逐渐变大,人口密度也在增加,学校基础设施包括操场面积扩大很难,生均运动场地自然缩小。几年前,某省会城市中学生均面积与教育部规定相差1.5—4.55平方米,小学相差2.8—3.8平方米,甚至有8所学校的生均体育场地不足1平方米;另一省会城市2700多所中小学没有一个操场达到国家标准。
1982年国家颁布的《城市一般中小学学校建设规划面积定额》规定,中学生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为7-10平方米,小学生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为5.3-6.3平方米。一些中小学校长告诉记者,校园里的建筑、绿地和活动场地大约各占1/3。但是,一位多年从事学校体育研究工作的专家指出,“现在,从全国来看,不能达到标准的中小学校占了多数,特别在一些老旧城区,这种情况尤甚。”中央加强青少年体育的文件出台后,“每天锻炼一小时”成了要求,体育有了时间保障。但有了时间还需要有空间,政府应该高度重视给学生提供更多活动场地的问题。
体育设施少影响孩子成长
缺少场地,体育设施也就随之减少。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当下的中小学校园里,尽管楼房、教学设施和操场都日益现代化,但却难见那些传统的既娱乐又健身的单双杠、转椅、跷跷板、沙坑等锻炼器材和场地。而在过去,这些几乎就是孩子们学习生活的欢乐校园的标志。
它们到哪儿去了?一位校长很直白地对记者说:“现在谁还敢搞那些玩意儿?体育课的安全就够让人担心的了。如果学生课下活动出了事,学校真担当不起。大型器械过去多是给孩子们课下自由活动用的,没有老师看护,难免会发生这样那样的小失误。”
“以前学生磕破点儿皮,甚至骨折了,都是处理好后该上课就上课,可现在的家长却完全不能容忍孩子有一点小的损伤。”一位多年从事体育与运动研究的专家指出,安全的原因,加上学校建设用地的紧张,活动器械便一点点地“销声匿迹”了。
北京第一实验小学校长颜凤岭表示,现在最让学校“畏惧”的,就是安全问题。把设施都“请”出校园,其实是一种很无奈的举动。“可没有了这些东西,是减少了出事故的几率,但最终受影响的是孩子的成长。”
在“一亩三分地”上做足文章
缺少体育活动场地,是相当多城市中小学面临的共同问题。采访中,很多中小学校长都表示,场地小是实情,但不可能等到操场扩大了再让学生锻炼。在现实条件下,学校体育工作就要靠校长老师想办法,在这“一亩三分地”上做足文章。
地处市中心的北京崇文区景泰小学是个典型“袖珍”学校:1200多名学生只能在不足2000平方米的操场上活动,连个200米跑道都没有。校长陈培荣想出的办法是:坚持每天早锻炼而不是早自习;两节课后,20分钟的三套操让孩子们再次活动起来。该校学生体育成绩年年都在区里名列前茅。北京第一实验小学应对场地窘迫的办法则是大量创编体操,把原来20分钟的上操时间延长为半小时,并由音乐取代了操中全部教师口令,而且上下午各做一遍。
中国学校体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曲宗湖指出,目前全国很多中小学校都在想方设法、因地制宜克服场地局限,比如上下午分拨做操,一小时标准达不到就布置“家庭体育作业”,课外来补等等。“这些只是治标之策,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该转变一些观念:一是建立大体育课程体系,即不光靠两节体育课进行锻炼,还可以有体育教学课、体育活动课、校园体育文化和生态体育课,这样就把课内外、校内外、家庭、学校、社区都利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