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经过四次修改,在宪法层面上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完备的平台,有利于推动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1分)
3、简述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制度建设的具体内容。
【答案要点】
(1)由于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以开会行使职权,所以要完善会议制度。(1分)
(2)建立健全人大常委会与代表的联系制度,如将主任接见日制度、代表小组活动日制度等固定化、法律化。(2分)
(3)人大代表与选民的双向联系制度化,监督、罢免的制度化。(2分)
(4)将人大代表的视察和调查的范围、程序,以及为视察和调查提供必要的条件等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2分)
(5)为培养代表的参政议政能力,提高代表素质,建立人大代表的学习制度。(1分)
4、试分析我国法律规范的冲突及其解决机制。
【答案要点】
(1)宪法及法律文件的效力等级。(2分)
(2)上位法优于下位法。(1分)
(3)新法优于旧法。(1分)
(4)特别法优于一般法。(1分)
(5)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的冲突,由国务院裁决。(2分)
(6)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的冲突,由国务院裁决。(2分)
(7)根据授权规定的法规与法律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的,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1分)
5、简述2004年宪法修正案第22条关于公民财产权的保障规定。
【答案要点】
(1)将公民的“合法财产的所有权”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权”。(2分)
(2)将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的所有权”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2分)
(3)增加了对私有财产征收征用条款。(1分)
(4)增加了对私有财产征收征用的补偿条款。(1分)
(5)本条修正案根据各国对私有财产保护的经验,按照三重结构的原理,即不受侵犯条款、征收征用条款、合理补充条款,对我国公民私有财产权作出了规定,体现了保护体系和保护机构的完整性。(2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