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以学为本,提高学生参与程度。众所周知,能动性的学习,效率是最高的。因此,教师了解了学生需求,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主要任务是构建能使学生充分参与的课堂教学方式,变学生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之间,置身于问题的解决活动当中,自发自觉地思考问题的解决方式。这就要求教师把课堂的时空更多地向学生开放,改变过去教师独占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让他们动起来,动脑、动手、动眼、动耳、动嘴,真正做到解放学生。
让学生参与课堂不是简单地从“满堂灌”到“满堂问”,参与度也不是单一地以学生站起来回答老师的问题为标准。而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宰者:问题由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由学生谋划,学习过程由学生自己控制,学习成果由学生自己评判。一句话,学习的事儿由学生做主。教师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服务者,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扶持一把。
4.分层练习,提高练习实效性。练习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深化提高。同样的一节课,学生不同,收获迥异,学生需要巩固、深化和提升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所以,不练则已,否则就要最大限度地贴近、满足学生的实际。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教师为每一位学生提供相应的练习内容,显然不符实际,也不大可能。所以,我们提倡分层设计练习,以提高练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练习也是对学生学习成效的一个检验过程。练习内容过于简单,没有挑战性,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学习内容太难,学生容易受挫,体验不到学习成功的快乐。这也是要求教师分层设计练习的一个原因。
理顺关系,重视检测后的总结分析
1.协调好复习、考试之间的关系。备考过程中的考试是为诊断学习情况,明确复习目标而采取的措施。因此,要科学安排阶段性检测,尤其重视检测后的总结分析,通过分析找出问题、明白不足,制定对策、督促改进。兰州市2013年高三诊断考试已经结束,各学校要认真分析试题、学生答题情况,找准不足,制定目标,采取措施,跟进落实。
2.协调好学科、教师之间的关系。临近高考,时间紧迫,为了取得良好的成绩,老师们抢课、占课、拖堂、题海战等现象频频发生,致使学生疲于应付、心力交瘁,学习效率不高。因此,要采取措施引导学科组、教研组、班级任课教师团队之间交流协作,优势互补,形成合力。
3.协调好师生、家校之间的关系。改变学生,从改变师生关系开始;改变师生关系,从关心学生做起。随着高考的日益临近,学生甚至家长都会产生紧张、焦虑、烦躁的情绪。不良情绪会影响学习的效果,也会导致紧张的师生关系。因此,学校和教师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适度增加体育运动,丰富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通过与家长适度有效的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家校关系,使三者之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教和学协调一致,共同提高备考质量。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