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
就征兵扩招大学生,军事专家宋晓军进行解读
兵源文化提高利于武器进步
今年北京市征兵扩大了对大学生的招收规模,而且将民办高校纳入招收范围。对这一变化,昨日,军事专家、评论员宋晓军表示,兵源文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武器的进步和效能的最大发挥。
宋晓军说,兵源的变化主要还是军队装备和建设现代化的需要,从国庆阅兵的武器装备就能看出,这也是精兵政策的需要,因为士兵数量减少了,必然要求在役的是多面手,复合型人才,学历高的在这方面要强。
宋晓军表示,武器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它的研制时间长,需要由操作它的特殊群体来发现和改进。尤其对我国来说,武器实战的机会少,美国、俄罗斯可能经常能把各类武器拿到世界各地去实战,在实战中发现,中国没有这种机会,所以,操作者就非常关键,他们是提高武器水平的重要力量。好的武器并不一定是设计出来的,往往是实战中磨炼出来的。从这点上来说,学历高的人在操控武器时往往能够提出更好的建议,对改进武器和装备有所帮助。
■ 个案
清华女生 放弃好工作递交入伍申请
清华大学法学院2009届本科毕业生刘桂霞已在北京有了一份“待遇和发展前景都不错的工作”,但她依然在上个月向山东昌邑县老家的武装部递交了入伍申请。
向老家武装部交入伍申请
她回忆说,还在校读书时,一次下课回宿舍的路上,无意间看到一条横幅,上面是预征应届毕业生入伍的消息。回到宿舍后,她马上到学校就业信息网上了解详细的情况和政策,“但非常遗憾,这次预征只面向男同学”。
刘桂霞心有不甘,又跑到了学校举行的毕业生入伍政策咨询会。老师告诉她,虽然女生不参加入伍预征,但她可以在征兵时直接报名。上个月,她已向家庭所在地的武装部递交了入伍申请。
刘桂霞说,身边不少人对自己做出参军入伍的决定很不理解,“但这是我经过了慎重的考虑,并征求家人意见后做出的决定”。这个小姑娘说,最终做出这样的选择,是感性的喜欢+理性的认识+清华人的责任共同作用的结果。
受“将军校友”鼓舞携笔从戎
能考上清华大学,刘桂霞在山东省昌邑县老家小有名气。但在读书之余,她一直对军营充满向往,对橄榄绿情有独钟。流行一时的《士兵突击》颇得她的心,她还爱听军旅歌曲。
今年新中国成立的国庆阅兵式也感染着这位大学生。刘桂霞说,英姿飒爽的女兵方阵深深吸引着自己,她迫不及待想成为女兵中的一员。
而清华校友朱凤蓉少将也在鼓舞着她。刘桂霞说,谈到清华人的责任感,“首先想到的是校友朱凤蓉少将”。她的这位女校友扎根西部马兰基地40年,不怕吃苦,甘于奉献。刘桂霞说,同样是清华学子,同样是女生,她也愿将自己的理想追求同国家和民族的需要结合起来,投身军旅,携笔从戎。
刘桂霞从小受父亲的熏陶,热爱体育,经常参加学校举办的运动会,每次都取得不错的成绩,攀岩、越野等体育运动也是她的爱好。这位小姑娘还曾经两次参加马拉松比赛。刘桂霞相信,这会是她选择参军的“一点点小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