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源逐渐减少,公办高中资源丰富,在不少民办学校为生源发愁时,却有这样一所学校,在短短4年间将办学规模扩大了10余倍之多。这所学校就是山东省烟台市中英文学校。那么,其中的转变究竟是怎样完成的---
一所民办学校快速发展的关键词
回想起4年前第一批177名学生刚来学校的情景,烟台市中英文学校校长赵明芳感触颇深。当时很多人都对这所学校能不能办得起来表示怀疑,但现在,学校已吸引了2400多名学生在此就读,让当地的老百姓不得不刮目相看。说起快速发展的诀窍,赵明芳告诉记者,这是因为学校紧紧抓住了几个攸关质量的关键词:课改、育人和教师。
分层教学、课堂授课改革、导师制,在课改的道路上实现“三步走”
2003年夏天,第一批学生走进了中英文学校高中部。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是中考落榜者,不仅没考上当地重点高中,甚至连普通高中也没考上。如何才能转变这些人们眼中的“差生”呢?中英文学校决定进行教学改革,根据因材施教的思想,把学生按基础编成A、B、C三个层次的班级,实施分层教学。
A层班级除认真落实教学大纲之外,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提高;B层按时完成教学任务,适时加宽内容;C层打牢基础,查漏补缺,确保完成教学大纲的全部要求。与此同时,学生可以在三个层次之间进行流动,依照个人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环境。
分层教学完成之后,学校又进一步实行了课堂授课改革。在山东省新课改展开的第一年,该校就在课堂授课上大胆创新,并逐步探索出了“引动导探、自主合作、建构运用”的授课模式,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诱导学生在积极的探究中学习,大大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掌握和思考能力。
当新课改进行到第二年的时候,学校发现依然有“弱势群体”---学习困难的学生,这些学生单纯依靠课堂根本完不成学习任务。于是,学校又走出了第三步:为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学困生配备“导师”,针对学生的特点为其制订最佳学习方案和发展计划。
学生潘强在初中养成了迷恋上网、经常旷课的不良习惯,家长几乎对孩子绝望了。2003年,家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他送进了中英文学校。入学之后,连续两次考试,潘强都是全班最后一名。班主任王京飞认为,素质教育的关键是面向全体,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于是他自告奋勇地担任了潘强的导师。
经过分析,他确定了帮助潘强的三个要点:一是给他更多的关爱,用心灵赢得心灵,并且把这种感情转化为上进心;二是唤起潘强的学习欲望,抓住他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表扬,让他不断享受成功带来的乐趣;三是用耐心对他的不良习惯反复矫正。经过不到一年的时间,潘强和王老师成了知心朋友,学习成绩很快有了起色,2006年高考时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大学。
“欲成才先成人”,从育人入手为学生补上精神的“钙”
“优秀人才的培育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而是要通过教育为学生造就一个强大的头脑,让每个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在该校校长赵明芳的倡导下,学校教育处为每个学生建立了个人发展档案,对学生的行为、学习、思想品德等方面进行测评;教师则结合平时对学生脾性、品质、性格的了解,通过师生谈心、晨会、主题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规范教育和养成教育;围绕“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负责”的不同主题,学校还多次组织读书比赛、爱心教育、演讲比赛等活动,为学生种下一颗有良知、有责任的种子。
“今天开家长会,我父亲来的时候并没有带大包小包,只有一小袋栗子。这是一袋什么样的栗子?
熟的、去壳的、去内层皮的、虫眼处被挖掉的、拿起来就可以直接吃到嘴里的!这一小袋栗子在我的心里是多么的沉重!我甚至能够想象,父亲剥完这一袋栗子,他的手会是什么样的感觉!”这段肺腑之言,出自学校文科班学生程朝鹏的一篇日记。
程朝鹏原本是一个性情比较孤僻的孩子,学习基础很差,中考时连普通高中都没考上,跟家长的关系也很僵。他的导师宋建新从亲情入手,把学校一直很重视的感恩教育的理念一点一滴渗透到他的心灵深处,让人感到欣慰的是,仅仅两个多月的时间,他就深刻地懂得了感谢自己的父母,并且把这种感恩转变成动力,加倍努力学习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回想与学生共同努力的那段日子,宋建新深有感触:“育人就好比是种庄稼,需要浇灌、施肥、松土。你今天刚施了肥,明天、后天甚至更多天以后,可能觉得它们并没有长高、长壮。但实际上它们一直都在生长。更重要的是,只要我们精心培育,它们一定会长好。”
对于学校以活动育人的理念,刚开始也有许多教师不理解,这么多的活动占用学生大量的时间,会不会影响学习成绩?可时间一长,他们放心了。因为他们发现,一个有责任感的学生会主动要求上进,学习动力的增加带来了学习效率的明显提高,完全弥补了“耽误的时间”。
思想成长比业务成长更重要,教师要做“会学习”、“会反思”的人教
师是学校教学质量的保障。实施课程改革、教育学生成才,离不开具备先进教学理念的师资队伍。
为此,该校努力倡导教师做“两种人”---会学习的人和会反思的人,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敦促教师的思想成长。
学校开展了一系列“铸师魂”工程:先是订购了教育部组织编写的《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教师人手一本,进行教育理论学习,之后统一考试,将考试成绩纳入教师考核,通过强制学习使教师产生共鸣和震撼。大部分教师由此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都主动订阅了有关的教育期刊,并在学习和交流中使教育思想得到升华和完善。接着,学校又把美国费拉尔凯普著的《没有任何借口》作为教师必须学习的第二本教材。“没有任何借口”是美国西点军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它强化学员想方设法去完成任务,而不是找借口。通过学习,敬业、责任、服从、诚实的精神和态度深入到了教职工当中,使每一位教师认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强化了主人翁意识。该校副校长颜世芹告诉记者,当学校把教师所写的教学日记合成集子印刷出来时,在教师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极大地鼓舞了教师的工作热情。
“从来到中英文学校的第一天起,我就感觉到了这所学校的与众不同。学校领导有着先进的教育理念,一开始接触我还有些不太适应,但一流的教育教学成绩说明了一切。”高一数学组的张海英老师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可以说,来到中英文学校,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先进的教育理念充实了我的头脑,让我在工作上不断提高。”
在先进教育理念的引导下,中英文学校如今已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50多名优秀教师,不少学生从内蒙古、天津、新疆等地慕名而来。因为他们相信,这所蒸蒸日上的学校将为他们提供一片广阔的发展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