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来九,男,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潭乡塘田村人。他35年如一日扎根山区,一人一校,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山村学校复式教学方法。他先后荣获“全省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称号,并获得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和证书。
在乡村小学教师汪承明的记忆里,父亲汪来九的形象始终和大山深处的毛田村小学紧密相连着。汪承明经常会想:父亲已经在那里演绎了35年的人生故事,35年里,父亲留下了什么呢?
“独特的六级复式教学”
1984年9月,6岁的汪承明被汪来九第一次带进了毛田村小学,成为复式班里一名小学生。那时,整个校园不足500平方米,校舍还只是一间土墙房屋,狭小、昏暗、破旧。一张长桌就是汪来九讲课的讲台,下面坐着20多个年龄不同的学生,形成了独特的六级复式教学。汪来九承担着这些学生的全部课程,白天,他教了语文讲数学,上完自然教美术……夜晚,汪承明常常沉睡一觉醒来,还能看见父亲凑着昏黄的煤油灯,趴在白天用作讲台的长桌前批改作业、备课。
汪承明清楚地记得,那时学校里根本没什么教具,但父亲总能想出很多办法,形象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一次,汪来九在给五年级的学生上课前,要求学生从家里带一个大萝卜来,学生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上课了,当讲到“长方体、正方体的面积”时,汪来九让学生们拿出萝卜,用铅笔刀把萝卜切成大小不一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然后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鼓励学生想方设法计算它们的面积。学生们兴趣盎然,切的切、量的量、算的算,结果无需过多的讲解,学生们很快在动手的过程中说出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在汪承明幼小的心灵里,父亲不仅是一个教书很有办法的人,还是一个特别不会“偷懒”的人,经常会自寻“麻烦”。汪来九经常会让学生写一些习作,然后每个人诵读自己的习作,再由学生互评,提出修改意见,经学生本人重新抄写后交给汪来九修改,誊写后再拿出初稿进行比较总结。一篇小学生的习作被演绎得这样复杂,经过这么多道程序,但汪来九从来没感觉辛苦,还经常告诫学生:“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多少年了,汪承明发现,父亲一直保持着这样的习惯,从父亲的身上,他深刻感受到严谨治学、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
“像父亲那样做教师”
汪承明跟着父亲在毛田村小学上学时,从家里到学校要走近10里的山路,父亲每周只能带他回家一次,遇上雨雪天,十几天都不能回去一趟。家里的农活都是由母亲一个人承担,日积月累,母亲也就多了几分怨言,父亲也只是满脸愧意,无言以对。一次,父亲脚上长疮,疼痛难忍,爷俩竟然连续3个星期都没能回家,母亲实在不放心,挑着担子翻山越岭来到学校,送来半袋大米、一壶菜油和一篮蔬菜,虽然累得筋疲力尽,但看到父亲还是忙着学生的事情,来不及多歇息一下,两眼湿润着就离开了学校,而父亲的眼中更是含满泪水,在母亲转身的刹那间,父亲从口袋里掏出了手帕……从那以后,汪承明发现,母亲的唠叨少了很多。
多年以后,始终崇拜着父亲的汪承明也像父亲一样,走进汪来九当年就读的徽州师范,毕业后也同样成为一名乡村小学的教师。汪承明说,自己为有这样的父亲感到自豪,因为从父亲的身上领悟到“为学、为师、为人”的准则,也让自己和许多像自己一样的青年教师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像父亲那样做教师”,永远都会鼓励着自己为农村的教育事业奉献着青春和热情。
记者感言
汪来九35年来默默无闻地扎根山区,独自一人支撑起一所学校,用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和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为贫困山区孩子开启了一扇知识的大门。
在汪来九身上,很多事情在常人看来,是那样的普通,但35年的始终如一,又让每件事情让人觉得是那样的伟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