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壮学校是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校内2100名学生中,90%以上来自“候鸟”家庭——父母从农村“飞”到城市里打工并不定期地“飞”回家乡。
扶壮学校团支部书记陈燕清说:“由于农民工子女从小生活在农村,父母到城市打工后,他们又跟着出来。这种流动性很大的生活让他们比普通的学生更需要社会的关心,以便适应多变的环境。”
记者在这所学校的六年级二班采访时了解到,班上有许多来自湖南、四川和安徽等地的农村学生,他们的父母在南宁打工,微薄的收入让一家人过着艰辛的生活。
据班主任韦立娜介绍,由于生活艰辛,农民工子女平时肯定会比城市的孩子遇到更多的困难和问题。学校、教师和社会的帮助将在他们的成长历程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韦立娜说:“由于跟随父母在‘城中村’生活,复杂的环境容易让孩子沾染上坏习性,他们会模仿身边大人们的言行。我班里一些孩子的父母有小偷小摸的习惯,有的甚至还让小孩子帮着销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缺少和父母沟通也是农民工子女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不利因素。由于进城务工的父母通常是天没亮就离家上班,等到孩子睡着了才回来。对于那些孩子来说,和父母见面的时间简直就是一种“奢侈”。
九年级三班语文老师蒋雪飞说:“我班里的孩子都是自己到菜市场买菜做饭,中午吃剩下的饭菜就是晚餐。我们家访也得去多次才能碰到家长,平时家长根本无暇检查或辅导孩子的功课。”
“今天是教师节,许多学生都送来了贺卡,但我们今天最想收到的礼物,那就是全社会对农民工子女更多的关爱。”蒋雪飞、韦立娜等老师这样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