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人类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目的的实现受到客观条件及其规律的制约。面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挑战,人类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转变实践活动方式,以最少的水资源耗费达到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的原理、唯物辩证法矛盾转化原理及人类实践活动中主观目的与客观规律的关系。这是一道发散性的材料题。
第(1)问的产生原因,材料已暗含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应协调发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但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根本原因有两点:一是没有正确协调好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一是人们没有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导致各个利益群体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的发开和利用。
第(2)问、(3)问,就是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材料3提供了国内外关于海水淡化的材料,用矛盾转化原理角度分析,要点有三:一是问题就是矛盾,解决问题就是促使矛盾向有利于我们人类的方面转化;二是矛盾转化要有一定的条件;三是必须积极创造条件。
第(3)问是把实际问题的理论思想引向更深层次,从调整人们实践活动方式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造成水资源危机的深层根源在于人的实践活动本身的不合理。材料4充分显示出转变实践活动方式的重要性。实践活动的成败得失,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实践活动中主观目的和客观规律的关系。
上述三个问题看似松散,实际上有紧密的逻辑联系,层层递进,逐步深入,考生应注意答题的技巧。
37、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第一条:“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条约集》第一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