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在最新一期《求是》杂志上发表文章回应“取消统一高考”论时称“强化高校自主招生”或“强化绝对大一统”都存在弊端。戴家干解释说,如果取消全国统一高考,代之以各高校自主招生,势必大大增加考生的备考负担和考试成本。这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考生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考生来说显然不公平。
作为中国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关注度最高的考试,高考的一举一动牵动人心。有关“取消高考”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近几年“两会”上就有代表、委员提出过取消高考的议题。两位大学校长曾对此进行了反驳。中山大学校长称现在没有比高考更好的制度。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表示,取消高考极大影响教育公平,将是另外一个灾难。在喧嚣的高考改革讨论中,在自主招生改革饱受质疑的当下,戴家干以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的身份表态不取消高考,诠释了高考改革的方向,更是高考改革务实的明智之举,值得肯定,也值得持“取消高考”观点的专家、学者反思。
制度不可能十全十美。应该说,高考制度选拔人才确实存在一些缺陷,以分数论英雄也不是教育的本意。但是我们也看到,高考制度恢复30多年,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这些人才有的已经成为国内外学术骨干和建设事业的生力军。高考作为现在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目前较为公平的手段之一,在目前没有更好的制度来完全取代它之前,如果仅仅因为它在执行过程中暴露出问题就把它抛弃,既不公平、也不现实。取消高考,力推高校自主招生颇有点因噎废食的意味。
大学生培养质量下降,教育功利性的问题,确实有应试教育的原因,但这并不全是高考本身的错。取消高考并不能根本扭转教育质量下降,创新能力不足的局面。在目前高等教育尚未发展为大众化教育、大学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大学并不充分的现实语境下,我担心的是,如果取消高考,靠什么选拔人才?靠素质评价、平时表现、学术论文?学术、靠论文?而这几样东西最容易造假,滋生学术腐败。如果高校完全自主招生,单凭学术或者综合素质来考核学生就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可能造成更多的腐败隐患。而高考起码是在标准量化、公开透明的尺度下进行的,让更多的人才有了参与竞争的机会。自主招生腐败,分数不够权力作主、金钱来凑的教训已经很多。高校招生的评价标准一旦模糊起来,对手握评价考核大权的招生者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对此,我们不能因为招生腐败否定自主招生改革的积极意义,更不能一味责怪高考制度刻板与公众思维僵化。“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我们可以看到,“从高分到低分录取”仍然是公众普遍认可的公平竞争规则。“一刀切”的招生模式固然容易扼杀特殊人才,但是在当前的制度语境下,越是“一刀切”的政策,权力寻租的空间越小。如果大学招生自主权过大,相关监管制度建设不给力,自主招生权很可能成为某些人权力寻租的工具。
在目前的国情下,高考是必要的,而且仍是相对公正的人才选拔办法,也是亿万农家子弟改变命运的主要途径。如果取消高考,很可能只对城市孩子有利,而农村孩子接受现代教育技术与新生事物比较少,对他们尤其不公平。因为高考制度的弊端就予以否定,提议取消高考显然有失偏颇。取消高考制度对于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提高弊大于利。戴家干对此观点鲜明。现在问题的关键在于,改革完善当前的高考制度,让考试更加体现教育公平、更加有利于人才成长。
高考招生主渠道与高校自主招生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或许更能体现教育公平,更符合人才选拔规律。但是前提条件是,完善自主招生制度,高校把自主招生程序放到阳光下暴晒,确保自主招生程序透明、公正。如果自主招生诚信与公正被社会逐步认可,再进行高考多元化改革,逐步取消高考,或许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