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报考在线 >> 校园频道 >> 素质教育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2-26

    摘要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围绕人所具有的基本素质进行培养教育,使其良好的行为和品质得以巩固和强化,潜在的能力和素质得以挖掘和开发。创新的能力是个体素质中的一个核心品质,围绕创新意识、精神、品质和能力所进行的创新教育,无疑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因此,应该把创新贯穿到素质教育的各个环节,从多方面营造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关键词 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灵魂
 
    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及“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
 

一、素质教育的范畴
 

    1. 素质教育的本质

    根据人的本质特征,作为生物体,人具有遗传属性。因此,生物的遗传特性,应该是人重要的基本素质之一;同时,作为具有精神意识的个体,人的意识水平、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的能力也是人的一个基本属性,特别是心理活动的能力应该是人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另外,人离不开社会而存在,这决定了人还具有社会属性。 因此,适应社会的能力应该是人的又一个重要的基本素质。由此,素质教育的本质首先应该是针对人的本质特征及属性,围绕人所应具有的基本素质进行培养教育,使其良好的行为和品质得以巩固和强化,潜在的能力和素质得以开发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过程。具体来说,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尊重人的遗传特性,增强受教育者的体质,提高其身体素质;开发受教育者的智力, 使其增长智慧,提高其心理素质;在培养受教育者个体自我意识的同时,发展其社会意识,包括道德、法律等意识,以提高其社会性素质,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
 

2. 素质教育的要求
 

    从素质教育的本质出发,根据部队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军校教育应在注重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员的培养和教育,以提高学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1) 求知的精神和学习的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即将到来的今天,不断学习已成为每个人终身面临的发展任务。作为一名未来军事人才,必须具备两种以上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打破狭隘的知识结构。具备了向新的知识发展的起点,知识才可能不断地更新。如果说创新的基础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那么学会学习就成为创新的基础。教员在素质教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导向作用,教员除了要教学员做人,教给文化知识、军事知识,还要教给对于学员一辈子都有用的东西,那就是学会学习。学员只有学会独立学习,才会成为学习的主人,变“学会”为“会学”。古训云 :“授人以鱼,仅供一饭; 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知识是教不完、学不完的。只有教给学员学习的方法,培养学员的学习能力,才能使之适应未来军事发展的需要。

    (2) 思变的头脑和创新的能力。人只有理性素质高,才是真正的素质高。理性素质低,往往对好多问题不能理解,以致以情感代替理智, 以现实、眼前代替将来, 缺乏综合分析能力。因此,若要站得高、看得远,层次高,分析能力、洞察能力强,都离不开哲学头脑。据此可以断言,21 世纪的人才,就适应素质来讲,必须有哲学头脑,有了哲学头脑,才能增强理性。但是,创新过程的本身,不仅仅是智力过程,更是一种情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无理性和情绪的要素来加强智力活动的深度和广度。许多问题的解决固然是靠理性和理智过程而实现的,但经过增加无理性成分,更有可能产生新颖的观念和想法。因此,要通过创新情感的激发,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 竞争的意识与合作的能力。从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21 世纪不仅是一个不断竞争的时代,而且是一个交流与合作的时代,青年是新世纪的主人,是 21 世纪的建设者和主力军。他们不仅需要拥有竞争的能力和实力,而且需要具备合作的素质和能力,在未来社会里,合作能力的具备将比竞争能力更重要,其运用也更广泛。创新型人才将是既善于竞争又善于合作的。周光召院士曾说过:“如果不善于和其他人进行合作,将不同的知识加以综合交叉,一个人的发展也是有限的。”一个不能与他人协同工作的人必将在未来的竞争中遭到淘汰。可见,除了教给学员知识,使其具备竞争本领外,还应培养学员的合作能力,教会学员如何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合作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素质,它体现了一个人的品质与风采。
 

二、创新教育的本质
 

    1. 什么是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即围绕提高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 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创新教育是开发能力的教育,人的创造能力与创新能力完全可以通过知识和创新方法的传授,以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以培养和训练。过去那种仅重视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学习,主要是要求学员进行再现思维的教育,是一种较低形式的教育;而现在在传授知识和经验的同时,启发学员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教育,乃是较高形式的教育。

    2. 创新教育的内涵

    创新是个体素质中的一种品质,因此,针对学员所进行的创新教育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体现。

    (l) 增强创新意识。这是开发创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前提,是发明创造必需的心理状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员转变学习观念,主动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变被动学习为创造性学习,启发学员弃旧图新、开拓进取的强烈意识和一往无前的探索精神。

    (2) 激发创新情感。情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它和认知都是由客观事物的剌激引起的。认知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身,而情感是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学员的感知、联想、思维等心理活动都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并受其影响。因此,创新教育一定要注重培养学员的创新情感,激发学员学习兴趣,重视学员个体的全面发展和师生的情感交流。只有这样,知识才能通过情感这个媒介更好地被学员所接受和内化,才能有助于学员创新思维的发展和提高。

    (3) 振奋创新精神。所谓创新精神,是指人们从事一切创新活动所具备的意愿和态度,是一种具有独特新颖内涵,并对他人和社会有使用价值的思想。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究竟能开发到什么程度,能否为社会作出创造性的贡献,关键取决于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因此,创新精神是创新能力发展的灵魂与动力。培养创新精神又是开发创新能力的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人只要有了创新精神,又善于用脑,就有了创新的基础,这样可以避免那些不切合实际的空想,少绕弯路;还可以拓展学员的视界。

    (4) 培养创新品格。从事创新活动,要以个人的心理正常和健全为基本条件。每个人都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创造的禀赋,但创造性活动往往会面临种种困难和挫折,而只有心理正常、健康的人,才会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受到挫折不气馁,才会把创新的潜力付诸实际行动并争取最终实现创新。心理正常和健全的人,创新活动成功的人,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更重要的还要有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创造学习的热情。因此,创新教育要注重学员心理变化,进行不畏困难、勇于探究的思想教育,培养学员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以创新教育促进素质教育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民族创新能力的增强提到事关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也明确指出,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可见,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和核心内容是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同时又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要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要理解素质与创新素质的关系。素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指个体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培养,在长期学习的过程中积淀下来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创造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的最高表现,因此在人的各种素质中,创新素质属于尖端的素质,是个体综合素质在高水平上的反映。创新素质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多种要素,涉及个体发现问题的独到性、判断问题的敏锐性、分析问题的准确性、解决问题的高效性等多个方面,可见,创新素质所要求达到的高度、难度,都远远超过人的其他素质。

    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区别:素质教育将教育定义为面向全体学员、全面提高学员基本素质的活动,是一种具有基础性、普遍性、整体性、全局性的现代教育思想理念;创新教育偏重于对创新素质的单独强调,与素质教育相比具有局域性、多样性、纵深性的特点。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和提高人的全面素质、面向全体学员、全面发展;创新教育更注重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一是素质教育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创新素质是个体基本素质在高层次上的折射,必须在综合素质充分发展的前提下才能形成,没有人的身心素质的综合、整体、协调的发展,创新素质也难以一枝独秀。二是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教育以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与素质教育相比较,创新教育更具有可操作性。人的素质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的动态的组织系统,其中,创新素质是基本素质的积淀和升华,具有相当大的能动作用,以创新教育为中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创新教育着眼于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实质在于强调学员主体性的发挥。创新主要包括以下3个层次:一是愿意创新,指个体在意识层面具有求新求异的愿望,不安于现状,不墨守成规,善于在无疑处生疑,在无路处开路。二是敢于创新,指个体在意志层面能冲破常规思维的阻碍,能顶住习惯势力的压力,坚持正确见解,这需要个体具有探索未知领域的冒险精神和为理想而奋斗的献身精神。三是能够创新,指个体在能力方面,既具备创新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又能不拘一格,灵活变通。总而言之,创新以批判精神为先导,以发展意识为动力,以实践能力为基础,是一个不断推进、不断突破、不断超越的活动过程。创新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思维创新是所有创新活动的核心,思维的敏捷、流畅、开阔以及独创性是开展创新活动的先决条件。
 

四、建立科学的创新管理机制
 

    1. 采用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形式

    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是发展学员创新思维的重要条件。课堂教学是培养学员创新精神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根据创新精神的内涵可知,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主要是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创新动机和创新情感。为此,要将培养学员学会知识、继承知识、传播知识转变为培养学员会学知识、会用知识和创新知识。这需要教员在教学过程中,应多采用启发式等培养学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强化学员自学的主体作用,设立参与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氛围,鼓励学员发问和有奇思妙想。鼓励他们的创新欲望,锻炼和提高学员的直觉思维能力,在民主、宽松、和谐 的学习环境中,在发现、探索、研究的过程中,开发学员的创新潜能。

    2. 建立充分体现创新的素质教育评估体系

    教育评估是教育行为的指挥棒,对教育发展起着导向作用。建立能充分体现学员创新素质和能力的评估内容、方法和标准,形成能客观准确地评估学员创新能力的评估体系。探索用现代信息网络手段对学员平时的创新意识、创新性心理素质和行为进行测评、记录,使学员的创新素质和能力得到客观的评价,以此来引导和激励师生进行创新型教学活动,引导和促进师生在素质教育过程中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

    3. 造就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没有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就难以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我们必须努力造就一支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勇于探索,善于培养学员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师资队伍,为培养创新型军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普通文章浙工大机械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专业成为
    普通文章2011考研人数或超140万 报考北大人数创
    普通文章天津大学2011年考研报名人数近2万 创历
    普通文章江南大学考研报名人数飙涨 连续5年递增
    普通文章2011年乌鲁木齐市普通高考29日起报名
    普通文章两港校2011年内地扩招 香港中文大学将招
    普通文章高校本科专业新目录2012年高考正式启用
    普通文章海口高考分5步进行 报名拒代报
    普通文章河北省今年7.4万人报名考研 比去年增长
    普通文章湖北今年10.3万人报名考研 武大报考人数
    最 新 推 荐
    推荐文章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戏剧节目评选
    推荐文章第四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奖教师名单
    推荐文章[图文]2008美国顶尖大学最新综合排名
    推荐文章内蒙古2008下半年自考继续实行网上报名
    推荐文章四川高考延考区本科各批录取控制分数线
    推荐文章[图文]陕西:2008高考网上填志愿 数学英
    推荐文章过来人谈北京公考:亲历08年国考 备战08
    推荐文章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冬季联合招
    推荐文章中国毕业生出路最好的十所大学
    推荐文章教育部:2008年高考科目时间安排公布
    相 关 文 章
  • 福建06年58门课程使用新大纲和教材

  • 浙江06年10月新开课程及使用新版教材课

  • 江西省06年自考调整部分课程教材使用

  • 上海市06年下半年自考全国统考课程教材

  • 天津自2006年起部分课程启用新教材

  • 北京公布2006年自考小学教育专业教材

  • 06年自学考试刑事诉讼法教材四变

  • 2006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考课程安

  • 北京自考护理学(专科)06年指定教材

  • 2007年自考全国统考部分课程使用新教材

  • 图片新闻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