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突围
下班时间已经过了2个小时,韩伟伟的MSN还挂在线上,状态显示她还在忙碌中。明天又要开课了,连续4天的课程资料可不少,她需要提前准备妥当,然后短信告知每一个学员明天的课程信息。这四天中,学员的水果、午餐、茶点等该如何变化,也是需要周全考虑的事情,而要碰到有学员在今天请假,她还得把所有要用到的教材单独准备一份邮寄给他。
不过即便如此,韩伟伟的状态还是很好,“能忙起来就不错了,”她说,“越忙越好。”韩是西安交大EMBA上海教育中心的老师,西安交大EMBA上海教育中心负责人张丽娜说,正是有这样的同事的配合,他们刚刚完成了一件令同行侧目的事情:在上海,进驻了有来自全球的超过20家商学院,而正是2008年从西部进入的西安交大EMBA创造了其中最快的开班速度。
“如果我们强化与外界的沟通,相信我们的受欢迎程度会很高。”张丽娜说,“我们厚实的就像西部的土地。”
不一样的“俱乐部”
国内流行着的“本科看名校、研究生看导师、EMBA看同学”的说法,这导致了国内EMBA教育的“俱乐部化”。不过,西安交大EMBA不甘此列。
“ EMBA已经是这些人(学员)的充电的最后选择,如果再把这块唯一的选择变成俱乐部,那我们的企业家还能到哪里汲取养分?EMBA的根本在于传道授业,是一个‘授人以渔’的课堂而不是‘售鱼’的市场。EMBA必须提供一种其他途径提供不了的东西,这才是EMBA的核心竞争力。”张丽娜说。
事实上,这仍然是一所强调“教学相长”理念的商学院。“要交朋友就直接去俱乐部了,身边的同学听课都是很认真的。来这之前张主任就给我们打过‘预防针’了,谁都别想偷懒。”就读于西安交大EMBA的宋先生调侃道,“其实我们也希望这样,学东西嘛,就得吃点苦。”
最终,这里成了一所“学习俱乐部”:开学第一天,学员们自发地选举出班委进行集体管理,还自己制定了一套“班规”,里面对迟到、不交作业等项目都作了详细规定,其中针对迟到还专门设立了一个“快乐基金”,对迟到的同学处以100到200元的罚款,所得的资金则被用于集体活动。
“我们希望自己的学员最终都能成为商业领袖,但我们不会假定他们都已经是商业领袖了,”张丽娜说,“所以我们会定这样的规矩,希望他们能够找回当年的务实而又不乏创新激情的状态。”
突围
而对于西安交大管理学院的院长李垣来说,他的终极目标是希望自己领导的EMBA项目,能够最终成为中国最有效果的EMBA课程。
“在学员端,我们主要强调学习的心态,探讨的心态,与同学探讨,与教授探讨,而不仅仅是一个社交平台,” 李垣说,“但在教授这一端,我们则要在教什么、怎么教这方面下力。”
为此,西安交大不仅与斯坦福、伦敦商学院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也与全球30多家企业搭建了交流平台。
“最近我们也正在考虑对教学课程进行调整,比例可能达30%。” 李垣说。由于金融危机,企业老总向自己的老师们诉苦:“从来没有遇到这么大的库存,而且还必须做下去,政府也要求我们做下去,不做还不行。“这种情况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挑战,”李垣说,以前从来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必须调整我们的教学内容,否则不能应对实际需求。”
而这次金融危机,也让李垣对企业风险有了新的思考。 “一个企业单纯应对经济危机有困难,要加强竞合中开发不同的商业模式,”他说,“形成新商业模式,创造新需求,这样才能教学相长。”
近期,李垣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网罗人才,他已经吸纳了26名海外优秀人才,但仍在继续马不停蹄。“希望我们能够最终得尝所愿。”他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