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国庆节假日的最后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中国人民大学复校30周年座谈会,并视察学校工作。她指出,要深入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宝贵经验,进一步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多出人才,多出成果,努力建设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世界一流大学。
秋日的蒙蒙细雨,滋润着中国人民大学校园的一草一木。校门入口处汉白玉石碑上的“实事求是”四个大字,铭刻着学校的优良传统和精神传承。这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著名高等学府,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1978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在邓小平同志的亲切关怀下,停办达8年之久的中国人民大学复校,各项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复校30年,奋进30年,辉煌30年。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主持座谈会,校长纪宝成回顾了学校改革开放以来科学发展的30年历程,并就进一步推动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繁荣、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及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若干思考作了汇报。著名清史学家、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教授,著名哲学家、复校时期首批研究生刘大椿教授,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李路路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获得者、财政金融学院汪昌云教授,北京奥运会优秀志愿者代表、新闻学院2008级研究生周慧先后作了发言。
在听取了师生代表发言后,刘延东指出,中国人民大学从创办至今,一直受到我们党的高度重视和热情关怀,特别是复校30年来,中国人民大学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科学准确定位,大胆实践探索,走出了一条内涵提高、特色强校的道路。在教育教学、科研学术、社会服务、校园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刘延东指出,人文社会科学集中体现着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理论素养、精神状况和文明素质,是国家极其重要的软实力。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在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当前,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各种社会思想纷繁复杂、相互交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和改革的攻坚阶段,国际国内环境更加复杂多变,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应对新形势、新变化带来的挑战,迫切需要加强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越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深入推进,越是综合国力竞争日益加剧,就越凸显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刘延东对中国人民大学今后的发展提出四点希望:
第一,坚持科学理论武装,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来指导实践。办好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做社会思潮的引领者,做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进一步增强师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
第二,坚持“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为国家建设、改革和发展贡献力量。要把为国家培养高水平人文社会科学人才作为根本任务,大力培养国家现代化建设急需的高素质人才;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刻把握我国国情,正确认识阶段性的特征,注重研究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要把发挥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需要,更好地为宏观决策服务。
第三,坚持实事求是的学风,培育追求真理、开放包容、民主和谐的大学文化。要进一步发扬传统、弘扬优良学风,进一步培育兼容并蓄、开放宽松的学术环境,进一步倡导诚信治学、培养扎实作风,进一步彰显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精神追求,让潜心治学、安静读书在校园里蔚然成风。
第四,坚持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努力推动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汇聚一流的教师团队,造就一批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享誉海内外的领军人物和名师大家;必须建设一流的学科,创新学科体系,巩固和强化基础学科,发展优势学科和新兴学科;必须培养一流的学生,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和观念,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必须具备国际视野,拓宽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深化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强强合作。
座谈会结束后,刘延东参观了学校校史馆和新闻学院网真实验室及编辑室,并冒雨视察了新图书馆工地。她勉励中国人民大学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材,力争早日实现建设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
教育部部长周济、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江小涓等有关领导出席座谈会并陪同考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