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上海市教育功臣评选结果昨晚公布,这一奖项属本市教师的最高荣誉。本届10位教育功臣是:中科院院士、第二军医大学吴孟超教授,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谷超豪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大翁史烈教授,中科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胡英教授,上海音乐学院俞丽拿教授,普陀区教育学院教师叶佩玉,上海交通学校校长鲍贤俊,七宝中学校长仇忠海,浦东育华学校校长高妙根,思南路幼儿园园长郭宗莉。
“上海市教育功臣”是市政府为表彰在教育系统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优秀教育工作者而设的荣誉称号,从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和教育管理工作中有重大创造、创新,作出卓越贡献,并在全市、全国乃至国际上有较高知名度的在职在岗人员中遴选产生。2003年起每5年评选一次,覆盖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领域。
第二届上海市教育功臣的评选今年6月启动,各高校、区县教育单位以及教育相关单位提名推荐了52名候选人,然后在网上公布,进行第二轮推荐,最终产生了20名候选人,并进行网上公示。评选专家组根据反馈意见和申报人的资料,提出10人的候选名单。
昨晚,上海市庆祝教师节主题晚会上,最“闪亮”的一幕是新评选出的10位教育功臣登台。
他们之中,有享誉世界、创新成果斐然、培养出一批批学科中坚的大师;也有在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岗位大胆创新、开拓实践的校长和教师;还有引领误入歧途的孩子走上正道的“特殊”教育工作者……
教育功臣评选,五年一度,是上海教育领域的最高荣誉。本届的10位功臣们,树起怎样的教育风向标?
大胆创新,脚步永远比别人“领先一步”
岁月的风霜染白了他们的两鬓,数十年的教育生涯中,“创新”始终是主旋律。
中科院院士、第二军医大学吴孟超教授是中国肝脏外科创始人之一。上世纪60年代,他奠定了我国肝胆外科的基本理论,并用高超的手术技术,使我国一举迈入国际肝脏外科的前列。之后,他又组建了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肝脏外科专业研究所,牵头指导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基础研究工作,更热情鼓励学生超越自己。
1974年,杨甲梅分配到吴老手下工作。吴老看中了他身上那股勇于创新、不怕失败的韧劲,经常为他“开小灶”。在吴老精心培育下,杨甲梅创建了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一系列新技术新疗法;2005年,他又成功革新肝脏手术的止血方法,完成国内首例半肝血流完全阻断切肝术。
“站在高山上往下看,看到了全局”,国际学术界这样评价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谷超豪教授。他在当今数学前沿最活跃的三个分支———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和数学物理及其交汇点上,获得了富有开创性、国际领先的学术成果。
每当开辟出一个新领域,并作出开创性贡献后,谷超豪就会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鼓励他们勇攀这一领域的高峰,而自己又去另一个国家需要的新领域披荆斩棘。他要求学生:“写文章要一篇比一篇好,科研不要永远停留在同一水平上。”他的学生中,已有9人先后成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不给自己设限,创新之途海阔天空。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大翁史烈教授,在国家建设最需要的时候,作为科学家的他,率先将信息科学和计算机技术引入传统的动力机械领域;改革开放初期,作为上海交大校长的他,使学校曾经单一的学科布局结构得到根本性扭转,确立了今天上海交大多学科、综合性发展的战略基础;又是他,率先打破行业壁垒,探索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途径、建立中国最大的大学园区,给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注入活力。如今,年逾七旬的他,又将目光投向了青少年创新教育这一基础性事业。
因材施教,为每一个学生开启美好未来
学生的天资禀赋、生活环境、行为习惯各异,面对不同的“材质”,教育工作者如何把他们培养成才,为他们开启一个美好的未来?因材施教,是一个永恒的教育课题。
浩瀚的宇宙中,有一颗以中国教师命名的小行星,用于表彰她赋予化学教育星空般夺目的光彩,它的名字叫“叶佩玉”。普陀区教育学院的叶佩玉老师,在她30多年教育生涯中,大部分时间面对的是全国理科班那些天资聪慧、成绩拔尖的学生。她更注重对他们品格与精神的培养,“我教化学不是教学科,而是教科学”。在国内,她很早就尝试让中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一次,在研究电解氯化铜溶液的最佳浓度条件时,4位学生周末在学校实验室干了十几个小时,仍是失败,有的学生泄气了。叶老师让他们阅读科学家们历经艰辛取得科研成果的故事,并指导他们修改实验方案,实验终于获得成功,学生们体味到了什么是科学精神。后来,这几位学生在申请美国名校所递交的“个人陈述”中,不约而同地举了这个例子。叶佩玉的学生中已有250多人考上了博士,大家亲切地称她为“博士妈妈”。
与叶佩玉不同,上海交通学校校长鲍贤俊面对的是未来的“蓝领”和“灰领”。他说:“职业教育只要对学生因材施教,以料定材,每个学生都会有所成就。”他探索“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职业教育之路。有的学生原先纪律散漫,通过“真刀真枪”的现代企业训练与实践,培养了工作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素养。上海交通学校历届毕业生成为人才市场的“抢手货”。
七宝中学校长仇忠海,总是“受命于危难之际”。他担任校长20多年,历经4所学校,每次都是在学校最低谷时接手;他为师生“量体裁衣”,探索最佳的教育管理模式,在短短三、四年后带领学校走出困难,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区域乃至全市范围内的品牌学校。
一些小树被虫蛀了,变得病病歪歪,怎样让它们重新挺直身板,茁壮成长?浦东育华学校校长高妙根,在工读学校这个特殊的教育园地里,辛勤耕耘了近三十个春秋。上世纪80年代初,他进入工读学校工作,那时全国的工读学校都是一个样———学校被高墙、铁丝网包围着,校园里随处可见“悔过自新”和“重新做人”的标语。高妙根认为,这样的环境影响到这些问题孩子自信心的重建,于是大胆改革,拆除高墙,扯掉铁丝网,撤下刺眼的标语,在全国率先提出“淡化工读色彩,强化教育意识”的办学理念。上世纪90年代,他又重新审视工读教育的办学模式,开创了集工读教育、托管教育、职业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咨询、德育社会实践为一体的多元化办学新格局。他的学生毕业后,许多当上了服务生,有的考上大学,有的出国留学,有的自主创业当上老总。
师爱无价,学生成功折射老师的光芒
一位毕业多年的学生写给恩师一封信,信的最后画了一幅画:一面镜子,边上是一支燃烧的红烛,下面写着,“如果有朝一日我能做出些许成就,那么我是在折射您的光芒”。
这光芒中,蕴含着高尚师德、无私师爱。
上海音乐学院俞丽拿教授,培养了一批批优秀学生,频频在国际大赛中获奖,黄蒙拉就是其中一位。六年级时黄蒙拉师从俞老师,当时他处于“琴声太平,缺少思想感情”的状态。俞老师一天六、七个小时指导他,一个一个音符地“抠”,一个一个片断地打磨,帮助他提高演奏水平。那次,黄蒙拉去英国参加小提琴比赛,第二轮就被刷掉了,在俞老师敦促下,他去听了第三轮的决赛。听罢一位日本选手的演奏,他感叹:“以前我对音乐没有特别的意识,只是物理上的感觉;但这次我突然对音乐有了感悟,很兴奋,觉得有新的东西进入大脑。”2003年,国际小提琴比赛在意大利举行,俞丽拿膝盖受伤,走路极不方便。但60多岁的她仍像老母鸡一般呵护着参赛学生,全程陪同学生参赛,“我是老师,在学生走近成功的最关键时刻,我应该和他在一起,一起分担压力。”
无论是引领学生冲击世界高峰,还是浇灌一株株稚嫩的“小苗苗”,那份深厚的师爱都是相通的。新进思南路幼儿园的教师都非常惊讶,郭宗莉园长竟能叫出全园小朋友的名字。孩子们的需求各异,琐碎而细小,但在郭宗莉眼里都是“大事”。她悉心钻研生态学、社会学、心理学、幼儿脑科学,形成了新的学前教育思路;为孩子们量身定制个性化成长方案;她精心编制一本本玩具图书,有的获得了国家专利。
中科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胡英教授,数十年坚守教学第一线,一丝不苟,在国际学术界声名远播。那次,他和两位青年教师同在一个教室为学生答疑。一位学生交给青年教师一篇学习小论文,青年教师看后,便当场回答,“论文的基本观点不正确”。这时,胡英变得严肃起来。他接过小论文仔细看了起来。待学生离开后,胡英语重心长地对青年教师说:“你所判定的论文错误,正是其精华之处。”接着,他进行了细致分析和论证。现场只有3人,却充满了学术气氛。青年教师从中悟出,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忽视“师者”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教育功臣,旗帜鲜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