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82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如何应对就业压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在今年的“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密切关注这一问题,就如何积极推动高校毕业生充分、广泛就业,拓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空间,纷纷建言献策。
大学生就业:期待社会共同推进
全国人大代表侯自新:努力营造公平就业环境
全国人大代表 侯自新
本报讯(记者 余冠仕 柴葳)“我有一名研究生,因为是女性,本科又并非名校,用人单位就不愿意接收。”谈起近日引起大家广泛关注的就业促进法草案,全国人大代表侯自新一下子联想起发生在他身边的事情,“这种挑毕业生还要看性别、‘查家底’的现象,其实也是就业歧视的一种表现形式。”
不仅看性别、“查家底”,在往年每到毕业生就业的时候,还不时会传出某某学生因为生理上的一些因素在求职时屡屡被拒的消息。侯自新说,其实除了极个别的行业需要对性别、身高、长相有要求外,一般的行业不应该对这些有要求。
侯自新说,要消除这些歧视现象,就要从法律上建立一种公平。比如在性别歧视方面,有些国家在法律层面规定用人单位招收的员工里面须有多少是少数民族,有多少是女性。
近日首次提请审议的就业促进法草案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以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年龄、身体残疾等因素歧视劳动者。侯自新说,这些条文都很及时,就业促进法草案要营造的正是这样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侯自新说,政府也在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
今后几年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人数,仍将保持在2400万人以上。在现有经济结构下,每年大概能提供1100万个就业岗位,年度就业岗位缺口在1300万左右。
据测算,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将会新增就业岗位100万个。“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家每年新增就业人数从800万提高到900万,再提高到1000多万,确实是很不容易。”侯自新说。
侯自新说,从传统的毕业分配到今天的毕业生市场化就业,在这一历史发展过程中,市场机制在形成,国民经济在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用计划经济只有几十万毕业生时的思维方式,来思考现在毕业生碰到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我们积极应对。
“学校要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学生自身也要在就业判断和自身定位上转变观念,到一线基层磨炼自己。”侯自新说:“这样我们就能共同把大学生就业工作做好。”
全国政协委员陈万志:提高服务能力降低就业成本
全国政协委员 陈万志
本报北京3月4日讯(记者 赵秀红 翟帆)当前不断上升的就业成本,已成为大学生和其他就业人员不堪重负的经济压力。对此,全国政协委员、重庆环保局副局长陈万志今天在接受采访时认为,应该发挥服务型政府的作用,有机整合全社会就业资源,规范就业秩序,提高就业服务能力,有效降低大学生、企业、学校三方的就业成本。
陈万志说,大学生就业成本包括4个方面:学生的求职成本、学校的就业服务成本、单位的招聘成本、政府的政策成本。
在如何有效降低就业成本问题上,陈万志提到一种观点,著名学者科斯提出,考察交易成本问题时,要从社会的角度来考虑总成本问题。事实上,大学生的就业过程就是一个交易过程,发生的成本类似交易成本,那么各类成本之间必然存在替代关系。调查研究表明,学校帮助与学生的就业费用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学校的就业服务提高一个层次,可以使每名毕业生大约节省80元。因此,为有机整合就业资源,降低就业成本,陈万志建议:
尽快完善全国就业信息服务体系。目前,国家在此方面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仍处于起步或探索阶段,需要尽快完善:一是政府要加强与高校的协作,建立高校毕业生求职信息库,探索建立人才储备周转制度;二是整合就业信息资源,形成各地区统一并与全国联网的就业信息发布渠道,在全国真正形成就业代码规范、就业信息统一开放、就业指导科学合理、区域性就业信息与全国就业信息互动、定期由专门机构发布大学生就业资讯和相关政策的机制,实现供求双方信息资源共享。
支持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建设。全国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一般都存在规模小、运行经费紧张、服务不完备的问题。对此,政府应加大支持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建设的力度,加大财政经费支持。
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管,规范我国就业市场。发挥政府机构的作用,劳动人事部门等设立的毕业生服务窗口,应取消培训、推荐等相关费用;加强各类就业市场管理,建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信用制度,严厉打击非法职业中介和各类欺诈行为,规范就业市场秩序;鼓励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参与就业服务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