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成效显著的基础教育变革相比,2006年高教领域的变革仍然缓慢,高校的社会声誉和公信力仍在下降中。3月1日发布的《2006中国教育蓝皮书》,对过去一年中国教育转型历程进行了反思。
相对于由政府颁布的“白皮书”,或半官方机构发布的“绿皮书”,“蓝皮书”更突出其民间立场。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教授是该报告的主要起草人。他用三句话总结2006年的中国教育:“一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三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他认为,2006年政府下决心把教育投资比例提高到4%,当做一个政治任务进入主管部门操作过程,这说明“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有了一个重大步骤。
他说:“温家宝总理召开了4次教育座谈会,提出教育振兴是国家振兴的重要标志,就是通过建设一流的教育来实现国家的振兴。”
政府开始强力清理教育高收费乱收费
《蓝皮书》认为,2006基础教育领域的转型变化最突出也最有成效。几个标志性事件凸显了这种变化。
首先是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实施,奠定了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分担教育经费的机制,确立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方针。由此,农村的免费义务教育从去年开始落实,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顺利实现,这使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长期积累的问题得到了大面积的解决。
其次,清理转制学校。对于这些年来在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当中,假市场化之名,改变公办学校的公益性,对公办学校办理高收费的学校加以整顿,还提出要减少高中择校费的比例。
杨东平表示,对教育产业化的政策清理进入了法制化轨道,教育部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重点,严厉控制中小学阶段高收费、乱收费,开始致力解决公众反映强烈的“上学难”、“上学贵”问题。
不过,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所周玲等进行的调研也发现,“两免一补”虽然让更大范围的学生受益,也减轻了贫困地区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但问题仍然不少。尤其在西部地区,普遍反映补助标准偏低。
周玲介绍说:“如果按照原有的省吃俭用的模式的话,现在的钱是够用的,但是以发展的眼光来建设学校的话,是无法满足学校发展需要的”。
高等教育纳入国家宏观调控轨道
《蓝皮书》认为,2006年高等教育的变革也有亮点。比如从招生规模看,2006年高等教育增幅为5%,而1998年扩招的时候,这个增幅的比例是38%甚至40%,前两年的比例是15%,当时多数人认为已经比较理性了,而后来,国务院规定为5%。杨东平评价,这说明高等教育纳入了国家宏观调控的轨道,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
另外,上海的两所高校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试行了通过面试自主招生的尝试。作为促进师范教育和教育公平的措施,教育主管部门已经开始考虑实行师范教育免费的政策。
不过,在整个中国教育的转型过程中,高等教育仍然更多陷入了争议风波。
比如,中科院外籍院士丘成桐质疑北京大学引进海外高级人才做假,虽然北大做出了回应,但在网络调查中丘成桐得到了90.52%的正面支持。
一些大学计划设置“高尔夫球课程”,据称是为学生今后从事商务打基础,这种举动遭到一片质疑,认为这是一种“伪精英意识”,是对消费主义文化的迎合和对培养精英的误导。
此外,高校的腐败事件和贷款黑洞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都发生了同样性质的巨额的经济损失,成为高校盲目扩张、管理无序、经济风险加大的一个重要迹象。
农村义务教育网民满意度较高
《蓝皮书》还对2006年度中国教育满意度在网上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农村义务教育获得较高满意度评价,超过半数网民对此表示支持。
杨东平教授表示,虽然中国教育仍有许多不足,但2006年在教育公共政策方面仍然出现了令人欣喜和积极的变化。
他说,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视野中,一种以人为本、以“公平的发展”为价值的新的教育发展观正在形成之中,其主要特征是,强调教育优先发展、强化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责任,将教育公平视为与增长和发展同样重要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