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式小便器、论文造假及三轮车夫的性命 ——大学怎样花钱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清华老校长梅贻琦的这句话,在眼下似乎需要“跨越式”诠释了。笔者就曾听到某大学校长在一工程奠基仪式上作如是说:“(这句话)常有人误解,以为大学不需要大楼。其实我们今天盖大楼,正是为了给大师们创造良好条件,引来大师,造就大师……”
这位校长的诠释或许不无道理,但能否让人信服,却很值得怀疑。且不说如有人质疑的,“大师难道非得靠引进吗?”退一步讲,大楼就能引来大师吗?众所周知,所谓大师,无不在现实的物质条件之上,有着某种超越性的追求。后者才是成为大师的更为切要的因素。相较之下,物质条件优劣倒为次要了。“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老夫子的话今天是否适用且不论,但没有一种“志于道”的精神信仰,恐难成大师。再者,其实大师总是少数,根本不够那么多大楼大学引进的。
同样,至于“自造”大师,也不是通过盖大楼就能实现的。良好的生活工作条件固然有利于教师学者的教学和学术研究,但须警惕的是过分强调物质条件对学术活动的影响。一旦形成这样的环境氛围,即物质利益成为学术活动的主要导向或诉求,对学术的伤害是巨大的。学术研究有时能产生大的物质效益,但主要是社会性的。以个人利益为追求的研究必然会尝试避难就易、投机取巧甚至弄虚作假的途径,这创造不出真正有价值的成果,也造就不出真正的大师。不久前《人民日报》曾就清华大学解聘涉嫌论文造假教授一事评论道:“大师要耐得住寂寞,社会也要耐得住寂寞。”个人的浮躁很大程度上是环境风气的结果。
建设的高档化与学术风气的浮躁,是目前大学同时存在的现象。同时存在并不必然说明二者有必然联系,但至少可以说,通过提高物质条件培养大师的想法,目前仍值得怀疑。
同样不好确定却又让人怀疑的,是校园建设热与大学生培养成本、学费问题的关系。很难有人说清大学建设的高档化与学费上涨有无关系,更难有人知晓物价部门核准的学费依据如何。但跨进那些有着大理石广场、塑胶操场、高档公寓的大学需要的费用成为许多家庭不能承受之重,早已是不争的事实。
大学建设的高档化实质上表明了一种独特品质的缺失,而有关大学的许多争议也与此有关。在很多人的认识中,追求自由思想和独立精神的大学应该具有对社会流行现象进行质疑、批判、辨析的能力,应该与社会保持一定必要距离,显出自身卓越气质。然而在社会上消费主义、物质主义日趋盛行的目下,许多大学却放弃了与社会的距离,急切地投入到这一热潮中。而在校园设施越发高档、物质条件逐渐优越的变化之中,大学的氛围逐渐发生了某种倾斜,随之而来的是,有些教师追求论文数量而不惜剽窃、造假,很多大学生则乐于消费、不加辨别地参加社会上各种流行活动。
大学建设实质上也是一种消费,一种花钱行为。根据弗里德曼归纳的花钱办事模式,很多大学的高档建设很像花别人的钱给自己办事,不讲节约,只讲效果。但按照某些校长的说法,大学盖大楼是为了引进大师,培养大师,是为了学校自身发展,应该是花自己的钱为自己办事。这又是一个样不好确定却又让人怀疑的问题。
在关于大学问题的讨论中,常被提及的,除了梅校长的那句话,还有许多后来卓有成就的西南联大知识分子回忆那段生活时“物质上清贫,精神上富足”的表述。但这些现在读来感觉颇为遥远,已被“跨越”了。那天在某大学厕所方便,看到里面挂了一排感应式小便斗,想起几年前我在某集团基建部门上班时,这种价格不菲的卫生洁具也只是用在集团下属的星级酒店,办公区只用普通手动的,不禁感慨现在的大学真是有钱。转而想起就在前几天,该地某县传出一供儿上大学的三轮车夫累死街头的消息,不禁又想到大学该怎么花钱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