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考录取通知书陆续发放,南京数万学子即将迈入大学校园,数万个家庭同时也开始了愉快的忙碌,为孩子打点行装。记者昨天采访时发现,许多家庭在为准大学生们购置大学生活用品时,出手慷慨大方,有的甚至大有把家中积蓄倾囊而出之势,消费行为很“夸张”。 全家“组团”去考察 【现象】晓东日前拿到了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下全家可忙坏了。由于担心一直在江南长大的儿子无法适应东北严寒气候,晓东妈妈便为晓东备了五花八门的保暖用品。这两天,小到羽绒鞋大到睡袋、羊毛被,晓东妈一一采购齐全,光是防寒服就买了好几种品牌和款式,其中一件专门攀登雪山时用的发热服,是特意去户外用品商店采购的,价值3000多元。即便这样,父母还是放心不下,决定提前去冰城考察,熟悉环境。一趟冰城考察归来,来回吃住行耗费颇多,光是机票一家人就花了7200元。临近开学,晓东爸爸算了一笔账,儿子考上大学宴请亲朋花费1万元,给孩子购买生活日用品耗费近万元,加上“考察”费,如今家里的准大学生已经花了3万元。 【专家点评】南京市第九中学高三班主任刘老师认为,晓东父母耗费上万去考察大学根本没有必要。“孩子总有要独立的一天,父母不可能事事包办。家长首先要在心理上‘断乳’,如果永远将‘风筝’线紧紧拽在手里,只会让孩子养成懒惰、不肯吃苦的习惯,影响身心健康成长。给准大学生购买日用消费品也要有个度,否则不但加重家庭经济负担,还会让孩子花钱大手大脚,同学之间也容易产生相互攀比之风。” 大把花钱“买”美丽 【现象】记者昨从省中医院整形外科了解到,暑假以来,陆续有多名将要进入“象牙塔”开始新生活的女学生来做各种整形手术,其中既有做割双眼皮的小手术,也有做脸形矫正等复杂手术。家住南京东郊、正等待女儿从手术室出来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女儿今年刚刚结束高考,其实女儿五官端正,挺好看的,但女儿总觉得自己的鼻子不够“挺拔”。女儿高考成绩令人满意,所以当孩子提出要做鼻部整形时,他们稍作考虑就答应了:“算是奖励吧!” 除了整形,准大学女生们在护肤品上的花费也毫不含糊。大洋百货倩碧专柜的导购小姐告诉记者,近期前来购买高档化妆品的准大学生非常多,刚有一套倩碧三件套护肤品被一个准备带到新学校的学生买走,1000多元呢。在倩碧化妆品柜台前遇到了刚刚高三毕业的小宋,她坦言中学时代迫于学习压力,无暇顾及外表,现在要上大学了,改变一贯古板的形象成了她最关注的事情,花个一千多元买套高档化妆品“对得起自己”。她告诉记者,自己考得不错,所以购买高档商品父母并没有反对。而准大学男生小王对形象的追求则更多体现在名牌服饰上:“男生的衣服讲究品质,我比较喜欢买耐克这样既休闲又时尚的世界名牌。” 【专家点评】:南京师范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专事大学生心理辅导的周老师认为,高中学生要从中学身份跨越到大学,不能光是拔高物质装备,打扮得像大学生不代表心理就成熟了。而且上大学期间,学生都还在花父母的钱,做子女的应该替父母节省,而不应拿着父母的钱乱花。不该花的钱最好别花。 腾讯教育新闻精彩推荐 超前“社交”费用高
【现象】自从知道自己顺利考上大学后,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地,小张开始了繁忙的“社交生活”,整个暑假各种聚会基本没停过。虽然出去一趟的花费通常都是AA制,但即便这样,每次聚餐加KTV,每人至少也要百元左右的支出。如果去的地方比较“高级”,开销也就“水涨船高”。一个暑假下来,连他自己也搞不清究竟花了多少钱:“应该不少吧,反正不止一两千。”对于所花费的“社交费”,小张觉得挺无奈:“大家逛街买东西,别人看中了都买,自己也不好意思不跟着花钱。”有时候还要请点客,肯德基麦当劳也要耗费几十元,次数多了,他自己也觉得负担重。小张说像他这样忙于“社交”的准大学生不在少数,有些大学生的暑假生活甚至就是这么晨昏颠倒。记者在南京一些KTV包房里看到,结伴前来欢唱的学生占大多数,有的甚至是常客。对于小张的频繁社交,妈妈虽然不太赞同,但也没有太过干涉。“孩子放假了,只要不是去打游戏,和同学聚聚也没什么不好,说不定对培养他的交际能力还有帮助。就是每天那么晚回来对身体不好。”
【专家点评】周老师认为,告别高中生活可以选择很多有意义的庆祝方式,但同学之间联络感情不一定非要在一起吃吃喝喝。这种过度成人化的所谓“社交”其实是个误导。孩子们心理发育还不够成熟,时间久了很容易沾染上不良习气,家长应给予适当指导,以免上大学后对金钱不知道珍惜,这对于他们的未来成长和发展极其不利。对于准大学生来说,如何更好地过一种“节约”型的大学生活,将是一个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