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季开学后,武汉高校的多名新生对自己的专业不满意,纷纷向校方提出了转专业要求。记者调查发现,很多学生转专业具有盲目性,有的对专业培养目标根本就不了解。如何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在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中不容忽视。
部分新生入学忙转专业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新生小章被财务管理专业录取,一到校她就申请转到护理学专业。江汉大学文理学院新生小张被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录取,她已向校方提出转读财务管理专业的申请。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有的学生是前脚刚从录取的专业转出,后脚又向校方要求转回原来的专业,理由是“没有考虑清楚就办了转专业手续,转出后又有些后悔,觉得还是原来的专业好”。
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今年录取的新生中,要求转专业学生人数超过400人,约占新生总人数的1/8。转专业后,会计学专业由原计划的270人增至420余人,而环境与生命科学系的4个专业由原计划的220人减至150余人。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的统计显示,今年开学后新生申请转专业学生超过100人,申请转入的专业多为财务管理、金融学、会计等专业。其中,不少人是校方按考生的第一志愿专业录取的。
很多新生是在一节课都没有上的情况下就要求转专业。多数人的理由是对所选专业不感兴趣。也有人觉得自己现在的专业“学起来太辛苦”。除了学生,不少家长也对转专业表示出浓厚兴趣。有家长表示:孩子现在如果不转专业,一年后再转专业难以适应新的人际环境。
从学费高的专业转到学费低的专业,今年在武汉的部分高校中表现明显。据悉,高校的理工类专业学费平均高于文史类专业,在独立学院读文史类专业与读理工类专业相比,4年下来学生可节省1万元左右的学费。
独家专业遭遇开不了班
新生往往热衷于转到热门专业就读,觉得将来好就业。部分考生对高校专业的狭隘理解,让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今年遭遇了全省32所三本高校中唯一的一个“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竟然因学生人数太少而开不了班。
据统计,湖北省51所省属本科高校均开有英语专业,其中49所高校开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而开设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目前仅有武汉科技大学、黄冈师范学院和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3所高校。该专业在这3所高校2008年的招生计划加起来也仅有100人。
作为湖北省32所三本高校中唯一开设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定位于培养“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今年计划招生30人,但招到的12名学生自入学报到后,又都陆续转到了其他专业就读。
不少大一新生坦言,“政治学与行政学听起来像是纯理论的东西,如果把这个专业改为行政管理,说不定报考的人会多一点”。尽管该专业招生今年“遇冷”,但中南分校文法学院副院长王海涛对这个专业的前景充满信心,一方面高校中开设该专业的较少,有利于学生将来就业,另一方面前两届学生在校时已经表现得十分活跃。
新生专业认知教育亟待加强
对学生转专业,各高校的政策差异较大。华中科技大学新生进校后有两次转专业机会,分别是大一上学期末和大二下学期。武汉大学则是新生入校一学期后可以申请转专业,比例为申请学生的10%。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等高校在学生转专业上则更加灵活。本科生除入学时可转专业外,在大一上学期对所学专业有了基本的认识之后和大二开学时也均有机会转专业。
据了解,按规定高校可以“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可以“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发展变化,适当调整学生所学专业”。但不少专家认为,部分大一新生盲目转专业的现象,并不利于高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甚至还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就业。
据悉,很多要转专业的大一新生,对专业的认识还是高中时的眼光,并没有准确理解高校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和未来就业去向。采访中,多所高校负责人认为,大一上学期主要学习公共课,新生入学后不必急于转专业,对专业有了明确的认知之后,如果觉得确实不适合自己再转专业也不迟。
鉴于部分新生中存在盲目转专业的行为,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等高校把专业教育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点之一,并专门针对新生开出“专业导论”课,由系主任、院长等亲自主讲,对于新生准确认识自己所选专业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报记者 程墨 通讯员 朱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