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兮兮绘(来源:人民日报)
新华网北京7月2日电 题:且看民族成分造假事件处理向何处去
新华社记者鹿永建
重庆今年高考文科第一名何川洋等31名民族成分造假考生最后将被如何处理,当地至今没下文。另外,教育部称,今年全国高考期间现场查获违规考生2219人,占实际参考人数的万分之二点三。
在亿万人瞩目之下,何川洋等人向何处去,早已不仅是这31名学生能否升学、31个家庭是非荣辱、重庆市高考管理成败优劣的问题,而是关涉能否有效遏制高考造假之风、教育领域的道德滑坡能否扭转、社会公平所受到的侵害能否得到补偿。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何川洋等考生显然已不具备被高校录取的资格。国家民委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今年4月发出的《关于严格执行变更民族成分有关规定的通知》要求:“对于弄虚作假、违反规定将汉族成分变更为少数民族成分的考生,一经查实,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其委托的招生考试机构取消其考试资格或录取资格,并记入考生电子档案。已经入学的,取消其学籍。”
眼下,取消和保留这些考生录取资格的言论都有。何川洋作为唯一志愿填入高考志愿书的北京大学,近日对他作出了不予录取的决定。相反,对于31名考生的录取资格问题,重庆有关方面至今保持沉默,表明对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心存疑虑。有的教育学者认为,处理了家长后,没必要对考生处理太严。这些都反映出对待高考成绩造假问题的复杂心态。
如果法规有可以从轻处理的空间,同时又无损于社会公平正义,对这些考生从轻发落未必不是选项。但眼下的现实是,如果不作严肃处理,国家政令的严肃性必将受到损害。从社会效果看,会助长一种社会心态:看来造假是一种成本不高的赌博,大不了加分不成,家长担责,考生并不会受到影响。媒体报道的何川洋及其家长对造假事件的推诿态度,更令人对“从轻发落”的后果深感忧虑。
对于涉世未深的31个年轻人来说,造假行为被揭发出来未必不是好事。与被高校录取相比,他们当前面临着另一场更重要的人生考试,即如何面对自己诚信的缺失。上大学的机会今后还会有,而如果不能正确对待诚信问题,则会贻害终生。社会期待他们发自内心地建立起对于诚信的信仰,勇敢地承认和纠正自己的过错。
无论对于造假考生本人还是对于他们家庭乃至全社会来说,依据政策规定严肃处理录取资格问题,无疑都是苦口良药。 |